校長及教學人員資歷及人數 (2021年9月資料)*
|
課程資料
|
課程類別
|
本地
|
課程規劃
|
學校參照教育局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(2017),以促進幼兒的全面和均衡發展為原則,達致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的均衡發展。讓幼兒「從遊戲中學習」,發掘幼兒多元化潛能發展,提升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、創造力和思考力,並依據幼兒的發展需要,因材施教。推行「正向品格」教育課程,讓幼兒從小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。
本校會遵照《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》(2017)規劃課程,不會要求幼兒班兒童執筆寫字,亦不會要求兒童做機械式的抄寫或操練式的計算練習。
|
學習 / 教學模式及活動
|
學校以「遊戲學習」模式為主,幼兒從遊戲中學習,加強自由探索的元素。透過「全班學習」、「小組討論」及「區角學習活動」,激發幼兒思考能力、溝通能力,促進幼兒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及學習興趣。
課程以「主題學習」及「繪本故事教學」的模式,讓幼兒從故事中學習生活化的知識、態度及技能。推行「專題研習」,讓幼兒從「做中學」,強調感官探索,提升解難能力及協作精神,並透過戶外學習、參觀、探訪等活動,擴闊幼兒視野,豐富生活經驗。推行「正向品格」課程,鼓勵幼兒建立良好閱讀習慣,透過閱讀品格故事及實踐活動建立幼兒正向價值觀,並為語文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。
|
兒童學習經驗評估
|
教師透過持續性觀察,以制定持續性及總結性評估,為幼兒設立個人學習歷程檔案,目的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,並讓教師和家長了解幼兒發展,記錄幼兒的成長歷程。
|
學校特色
|
學校使命及抱負
|
(一) 以「博文愛德」為校訓, 本著以「兒童為本」的教育理念和使命, 致力為兒童締造和諧及愉快的學習環境, 讓幼兒健康愉快地成長。 (二) 建立學生具國際視野精神、終身學習和追求卓越的態度。
(三) 推動緊密的家長伙伴關係及社區協作文化, 善用資源。
(四) 建立幼兒良好的品德,培育兒童成為一個具自信、自主、自學、自律、勇於承擔、敢於創新的孩子。
|
對學生支援
|
學校設有駐校社工服務、新生適應活動、升小適應活動、小一體驗活動、參觀活動、社區活動、聯校活動、兼收服務、家訪及轉介評估等。
|
對非華語學童的支援
|
增聘教學人員 / 教學助理以支援非華語學童學習中文;安排翻譯 / 傳譯服務;建構豐富學習中文的語言環境;建構共融校園以促進學生的融合。
|
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童的支援
|
正在參與到校學前康復服務。
|
家長教師會
|
有
|
其他家長活動 / 聯繫
|
家長工作坊、家長講座、家長面談日、親子旅行、懇親會、小一分享會、親子美藝活動、親子遊戲日、親子節日活動、家長義工活動等。
|
校長及教學人員每月薪酬幅度 (2022年3月資料)
|
- (i) ≤ $30,000
- (ii) $30,001 - $40,000
- (iii) > $40,000
|
半日受聘
|
全日受聘
|
校長及教學人員幼兒教學年資 (2022年3月資料)
|
- (i) < 4 年
- (ii) 4 - 7 年
- (iii) > 7 年
|
|
2020/21 年度學校開支資料
|
開支帳目經核數師審核
|
有 |
- (i) 校長及教學人員薪酬
- (ii) 非教學人員薪酬
- (iii) 租金、管理費、差餉及地租
- (iv) 教學用品
- (v) 員工培訓及專業發展
- (vi) 其他開支
|
|